央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进入冬季,防寒保暖成为一个重要项目。“怕冷星人”估计已经主动搜索或被推送了新晋“御寒救星”——“自发热”装备。
像电暖气、电热毯等供暖设备需要有个插座,插根线才能使用。可最没有保暖条件的冬季户外,谁能甩着根电线,还找地方插电呢?不用插电,能自己发热的需求就产生了。比如早些年出现的“暖宝宝”,一包粉末,摇一摇就能生热。
而当下,“自发热”围巾、内衣,一个个仿佛都在说“自己已经是个‘成熟’的御寒产品,会自己发热了”。
它们真的会自己发热吗?能更暖和吗?贴身穿戴,是越热乎越好吗?
在如今花样繁多的穿戴类发热产品中,有一类虽然能发热,但也得靠外力充电。比如,有的发热服是通过USB接口外接充电宝用电发热。
还有一类,比如有的“自发热”鞋垫,其实可以理解为就是鞋垫形状的“暖宝宝”。其中的发热原料主要包括了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和蛭石。撕开包装后,原料中的铁粉与进入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对于“自发热”产品的发热原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李鹏程介绍,这类产品中通常含有一些能够吸水放热的物质,或者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放热的物质,通过吸收人体散发的水分或者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热量。这些吸水放热的物质可以是电气石,也可以是一些纤维。
能“自发热”的是什么面料?
和“暖宝宝”类产品相比,用所谓“高科技纤维”或“黑科技纤维”的“自发热”衣物就显得神秘了许多。
这可难受坏了“面料党”:这到底是什么面料?它怎么就能发热了?
从这类产品的吊牌标识上可以看到,其成分包括聚酯纤维(涤纶)、粘纤、莫代尔纤维、腈纶、氨纶、锦纶等。有些品牌的简介中还特别标出其加入了特殊材质,如“吸湿发热德国新型纤维”“保暖黑科技德绒发热纤维”等。
福建三明尤溪县纺织协会会长余作树表示,说能“自发热”是将这些材料过度功能化了:“就是一些纤维透气,一些不透气而已。不透气的保暖效果好,透气的(保暖效果)就差。生活中,冷就多穿点,降低透气性。自称‘自发热’的一般都不是纯棉的,而是用人造纤维织成,然后通过工艺磨毛、抓毛或者复合一层毛绒来增强贴身穿着时的保暖性。”
所以,与其说会“自发热”,不如说保暖效果较好。
又或者可以说,是大家都会“自发热”。
纤维当中的亲水基团和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这个结合过程中会发出一些热量,各种纤维吸湿之后都会发出一定热量,但发出的热量有限。
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经对比测试过3款吸湿发热内衣和一款普通棉质内衣,结果发现,同样是在温度20℃、湿度90%的环境条件下放半小时,吸湿发热款升温2.6-2.8℃不等;而纯棉款平均升温也有2℃。差别不是太大,吸湿发热款暖得不是很明显。
冬季警惕低温烫伤
暖得明显了,也要警惕不能被“温暖”麻痹。李鹏程指出,这类“贴身温暖”可能有额外代价:“一个是产品是否跟皮肤直接接触,这涉及到皮肤是否敏感的问题。还有一个,有些‘自发热’产品用的是一些化学传统的发热粉体与无纺布进行粘合而制成,这些发热粉体如果泄露也存在隐患。”
还有一个温暖的风险,大家可能不陌生了,却或许不会太在意,那就是低温烫伤。
从怀旧的暖水袋,到普遍使用的“暖宝宝”、电热毯,再到尝鲜阶段的外接充电衣物,这些保暖神器都存在低温烫伤风险。
有人说了,都说是“低温”了,怎么还能“烫伤”呢?
架不住时间长。
机体长时间接触44-50℃这种中等温度的热源,可能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这就是低温烫伤。
医院烧伤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田社民表示,这类烫伤或者说烧伤,热源温度不一定太高,但持续在烤,热量累加造成损害,因为长时间接触,往往创面较深。就像烤红薯一样,在离火近、温度很高时,红薯皮很快焦了,但里边是生的;如果离得远一点,温度不太高,温度一点点往里传,时间长了里边是熟的,但是皮不一定焦。
田社民医生提醒,一些不能够轻易脱离热源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这种风险,比如偏瘫病人、术后麻醉病人、儿童等。
可是,冷也是真的。怎么办才好?
上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