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碳纤维为什么小丝束的碳纤维比大

在碳纤维越来越普及的当下,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到底碳纤维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结实。甚至有人发现碳纤维分小丝束和大丝束,但小丝束居然比大丝束还要贵很多,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说什么是碳纤维。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很结实的丝线,是一种人造纤维,通过把有机的纤维丝线碳化变成无机碳纤维,含碳量超过90%。这种丝线做成绳索,比钢缆还要结实,碳纤维的强度能达到钢缆的7-9倍,同时又比钢缆轻很多,密度只有钢丝的五分之一。虽然碳纤维很贵,每公斤至少也得一百块钱以上,高档的甚至一公斤大几百块钱,但是贵有贵的道理,同时贵也有贵的价值。

传统上,碳纤维用来造飞机、造火箭、造高档汽车、造高档体育用品,总之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现在,随着生产技术的调整,产品价格的降低,碳纤维开始造风力发电机的扇叶,也会用来替代钢缆制造大型桥梁的绳缆,用来在混凝土中替代钢筋的作用,未来还有越来越多的用途。

中国从被别国限制购买碳纤维,到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碳纤维产量最高的国家,拥有世界上43%的产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纤维市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不仅解决了军工航天用高端碳纤维的卡脖子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工艺问题,为下一步碳纤维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必须强调,国产碳纤维无论是高端碳纤维,还是新兴的大丝束碳纤维,性能和成本上都与国外成熟企业有差距,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继续努力。下边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碳纤维性能优势的小秘密。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伐薪烧炭南山中”这样的诗句,可见把有机物碳化是人类千年前就已经掌握的技能,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为啥一个碳纤维生产工艺却成为发达国家对外封锁的关键技术呢?甚至连高档的碳纤维产品都不允许销售给中国,就怕中国应用到军事用途。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没错,碳化技术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技术,碳化纤维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物质,早在爱迪生那个年代,就已经把棉线制作成碳纤维来制作白炽灯灯丝了。但是,碳化的棉线跟现在的碳纤维比起来简直就弱爆了,你可以自己在家做一条碳化的棉线试试,稍微一试你就知道,这样的碳纤维别说替代钢筋,就算替代原来的棉线也做不到,轻轻一扯就会断掉。就像我们用木头烧出来的木炭一样,并不是很坚硬,反而非常脆,一点也不结实。

现在的碳纤维生产技术,里面蕴藏着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需要非常科学而严谨的生产工艺,不是随便找过来一条丝线碳化一下就可以叫做碳纤维了,今天的碳纤维对材料的性能有严格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只能算废品或者残次品。能用来制作碳纤维的原材料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丙烯氰、沥青和黏胶。其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聚丙烯氰,90%以上的碳纤维都是用这种材料来制造的。

为啥不能用棉线来碳化,也不能用传统塑料丝线碳化,而要特别选择聚丙烯氰呢?简单来说就是用聚丙烯氰制造出来的碳纤维材料更结实。

聚丙烯氰,结构非常特殊,每个单体除去氢原子以外的骨架有五个原子,四个碳原子,一个氮原子,发生聚合后,有两个碳原子跟其它单体首尾相接形成一条链,还剩下两个碳原子一个氮原子在外面形成分叉,一个聚丙烯氰分子就像一条拉链的一半一样,向外伸展这枝杈。然后再把这样的分子进行轻度氧化,控制好条件,就可以把外面的这些分叉连接起来,形成类似于梯子的结构,只不过这个梯子的每个格子不是方形的而是六边形的。一旦形成梯子,也就是化学上说的环化以后,本来由一条线连接的绳子就变成了由两条线连接的绳子,明显就比原先结实多了。

这还不算完,后面还有碳化的过程。碳化的过程中,这些环状的梯子会丢掉一些枝枝杈杈,梯子和梯子之间还会结合成网络结构,最终形成石墨烯的分子,大家都知道石墨烯是非常结实的一种物质,甚至可以认为比金刚石还要结实。本来的聚丙烯氰纤维只是一条带分叉的线,经过氧化和碳化,就变成了石墨烯网络,强度提升了很多倍。这就是聚丙烯氰制造的碳纤维足够结实的秘诀之所在。其他丝线想变成石墨烯结构要困难得多。

原理都知道了,为啥只有日本和美国才能批量生产最高标准的碳纤维材料呢?关键就是生产工艺并不总是按照大家预想的那样去完成各种反应。毕竟聚丙烯氰分子只是肉眼看不到的小丝线,怎样让它们乖乖地按照人们设想的去排队,按照人们设想的去完成后面的反应,是非常考验技术的,废品率还是很高的。关于生产中的那些难题我们后面再专门介绍。

总的来说,像日本东丽这样的公司,沉浸高端碳纤维研发几十年,从高质量的原丝生产,到高效的氧化碳化,一直到最终的产品,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优势,不是别人可以随便模仿的。就连美国的军用飞机都要使用日本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可见日本公司的技术之强。

再说说小丝束和大丝束的问题。

所谓小丝束和大丝束,指的是碳纤维丝线的粗细。小丝束是细线,大丝束是粗线。如果按前面说的聚丙烯氰原丝来看,就是一堆聚丙烯氰细丝编织在一起形成的。条细丝就是1K,条细丝就是3K,一般来说24K以下的就叫小丝束,25K以上的叫做大丝束,主流的大丝束碳纤维是48K以上的,未来还将有超过K的巨丝束碳纤维。

正常来理解的话,应该是绳子越粗生产起来越困难,价格越高才对,为啥市场上反而小丝束的碳纤维更贵呢?其实丝束只是碳纤维的一个外形指标,关键还需要看性能指标,同时还要看生产成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看市场需求。

其实我们说小丝束要比大丝束碳纤维贵,主要的原因是小丝束碳纤维的性能要优于大丝束,目前性能最好的大丝束碳纤维,虽然在拉伸模量和比模量等性能指标上,也接近航天用小丝束碳纤维了,但跟最高端的小丝束碳纤维性能还是差不少。就拿拉伸强度来说,对于追求极致的应用来说,小丝束才是最佳选择。就像高端手机芯片能选5nm工艺,就不会选28nm工艺。

之所以小丝束天生就比大丝束昂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身不一样。小丝束碳纤维从一开始就是为航空航天用途研发的,使用专用的聚丙烯氰原丝,原材料成本就很高。这类专用原材料都是专门研发生产,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而且是不对外销售的。而大丝束碳纤维直接选用民用聚丙烯氰原丝,也就是比较普通的腈纶丝,原材料成本就比较低。

另外小丝束碳纤维通过了航空航天用途的严格测试,是航空航天选定的专用产品,而大丝束碳纤维即使标注的性能指标跟小丝束一样,短期内也入不了航空航天的法眼。因为大丝束使用的民用原丝本身就有一定的缺陷,生产出来的碳纤维自然也不能保证性能优异,可靠性会差一些。而且大丝束碳纤维从一开始就是为中低端用途而研发的,比如风电扇叶、汽车领域、甚至建筑行业。

大丝束从生产效率上来说,比小丝束碳纤维更加经济,是碳纤维材料从高大上的航空航天应用到平民应用的必然路线。但是,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比小丝束也有天然的劣势。

碳纤维的生产,都是先生产聚丙烯氰原丝,然后再预氧化和碳化。大丝束和小丝束在原丝阶段就已经区分开了,碳纤维工厂直接使用相应丝束的原丝来生产碳纤维。对于生产来说,不管是预氧化还是碳化,大丝束总会比小丝束更难控制性能。就拿预氧化流程来说,碳纤维越粗,氧化起来越困难,越难以实现均匀氧化。而氧化不均匀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也会影响下一步碳化的效果。

相对来说,同样是生产高性能碳纤维,小丝束的产品性能更稳定、质量可靠度更高。大丝束虽然也能达到相应的性能,但是残废品率更高、内部缺陷更多、性能稳定性更差,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追求极致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航空航天行业来说,轻易也不太敢尝试大丝束碳纤维。

随着碳纤维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新应用场景不断出现,碳纤维产业必将迎来爆发,中国企业能否抓住机遇抢占市场高地,我们拭目以待。需要提醒一句的是,碳纤维不是钢铁,不是简单提高产能就能占领市场的,需要在性能和成本上下功夫,不断投入研发力量,让自己的产品接受应用行业应用的验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否则,盲目上马的项目,一定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8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