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头像进入主页与我们沟通,了解更多沥青相关知识。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1、裂缝类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分成三大类型: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对较小(缝宽≤5mm)的纵缝和横缝,一般用灌入热沥青料,在裂缝两侧各50cm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对较大的裂缝(缝宽gt;5mm),在裂缝位置两侧各30cm范围内开挖沥青层,在基层裂缝内填入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在坑槽内回填、压实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在沥青补块上铺设玻璃纤维格栅,玻璃纤维格栅要超出补块每边20cm,用铁钉加垫片固定。因土基强度不足引起的大面积裂缝,应对基层重新处理。对于路面半刚性基层向上反射的收缩裂缝,采用铺贴玻璃纤维格栅的方法处理,最后再修复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低温延展性好的沥青或采用橡胶类改性剂改性沥青或掺加聚脂纤维,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等方法来避免裂缝的形成,。
2、变形类
由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经高温灼焦,路面压实度不足,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诸如沉陷、波浪、拥包等变形类问题,导致路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车辆行车的平稳性及安全性。对于路面产生的拥包、波浪可采用铣刨设备或人工刨削峰顶,挖出高出路面的峰顶,然后用拌和法和层铺法补低凹处。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高粘度沥青,用塑料类改性剂或SBS改性沥青,适当增大粉胶比(增加矿粉或减少沥青含量),合理调整级配(增加粗集料含量、间断级配),加强压实等方法来避免路面变形。
3、松散类
松散类问题也可以称作水损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破坏是指在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进入路面的水分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者真空负压抽吸的循环,从而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粘结界面上,使沥青的粘结力下降乃至丧失,最终导致沥青和集料分离破坏路面。水损害从其破坏过程和严重程度来看,常见的有麻面、松散、掉粒、剥落、坑槽等表现形式。小面积松散可采用乳化沥青封层处理;由于油温过高,粘结料老化而造成的松散,应挖除重铺;由于基层或土基松软变形及冻融影响而引起的松散,应先处理基层或土基的病害,然后重做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可选用与沥青粘附性好的矿料,或添加抗剥落剂,做好路面排水系统,控制沥青路面的空隙率,严格控制沥青加工温度,避免雨天和低温季节施工等方法来避免对路面的破坏。
信阳沥青路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