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朝代之一可以说就是唐朝了。它打破了以瘦为美的审美流行,而是宣扬以胖为美,由于唐朝和周边各国的交往密切,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也是之前的朝代所无法相比的。正如苏轼所言“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瘦谁敢憎。”讲的就是这种多样性的审美的合理化。
除了身材上的流行在每个时代都有所变化以外,服饰上的流行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百姓们的精神生活。例如有着宽大衣袖的汉服、充满着满族民族特色的旗装、受到西方服饰冲击后的改良版旗袍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确良”风靡全国。那么,“的确良”到了现在消失了吗?其实只是换了叫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物资相对匮乏,人们还能在老一辈人那里见证那一段历史,比如限量供应生活物品所需要的粮票、油票等。在彼时的普通百姓家中,勤俭节约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因为生活所迫必须想办法让旧事物延续它们的使用期限。因此,缝缝补补的旧衣服穿了又穿就成为一种常态。
在年前,大多数老百姓所穿的衣服都是棉制品,但由于物资紧缺,国家号召减少棉花种植改为粮食种植,于是一种新型的布料代替棉质衣物成为了新的流行布料,那就是由化纤设备生产的化纤布料——“的确良”。一经面世,这种新型的面料便开始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更是掀起了一场“穿衣革命”。
棉质衣服所具有的一些缺点,例如不耐磨,容易被磨破等等都被“的确良”规避,它穿的久、穿不破的特点十分受到百姓的喜爱和认可,成为彼时风靡全国的时尚。和棉衣棉裤相比,的确良除了在实穿性上具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在色彩上丰富多样的变化更让彼时的年轻人大为追捧。化纤面料比棉质面料能染出更多的颜色和花样,同时它质地轻薄,服帖挺括,作为工作服再合适不过。
不像棉质面料下水就变得皱巴巴,甚至一些还会缩水,的确良更加稳定,不易皱,也减少了熨烫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这些所有的优势都让的确良在服装市场上备受欢迎,成为新时尚。同时,它的价格比起棉质衣服来说会更高,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将穿的确良作为一种“小资情调”的体现。就像如今的年轻人追求国外的潮牌彰显独特一样,彼时穿着的确良便是街头最靓的仔。
但的确良为何逐渐消失了呢?那就要谈到它的劣势了。作为化纤面料,的确良比起棉质天然面料最大的劣势便是其化工合成造成的弊端。在平常穿着时,的确良并不会对人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是一旦遇到干燥的天气,这种面料便会很容易地产生静电。人们在冬天穿的很多化纤面料的毛衣就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除此之外,的确良比起棉质衣服的透气性更差,冬凉夏闷,不保暖也不透气排汗,穿着很难受。同时,的确良面料的轻薄是它的优势也是劣势,对于女孩子来说,夏天穿化纤面料的裙子里面必须要有打底的衬裙,否则很容易走光。而到了下雨天或者炎热的夏天,这种面料的衣服又会很容易地贴在身上,不舒服也容易走光。
尽管有着这些劣势,但就当时而言,的确良确实是一种值得选择的优质面料,它成为流行也是有理有据,理由充分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服装面料制作技艺的提升,更多的新型面料开始冲击原来的面料市场,的确良的身影也在这股浪潮中被渐渐冲淡,很多九零后、零零后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这种布料的存在。
但其实的确良并没有在如今的服装面料市场上消失,它只是换了一层“马甲”,不再叫“的确良”,而是使用了它的学名“聚酯纤维”,也叫做“涤纶”。这样一讲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是什么了。聚酯纤维其实就是从石油中提取加工成的一种人造纤维,它抗皱不易变形,在我们很多的工作服装中都会使用到。
现在的面料市场更受追捧的是“自然面料”,比如棉质面料就是其中之一,“纯棉”意味着安全舒适。虽然和彼时人们穿纯棉的选择一样,但背后的思维已经大不相同。当然,除了单纯的纯棉和聚酯纤维面料,合成面料也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它们兼具纯棉的透气性优势和聚酯纤维不易皱不沾毛的优势,实穿性也更好。
的确良是七八十年代在服装上的特殊表现,它反映了彼时的国情,也为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帮助。当然,时尚上的贡献也不可磨灭,到了全球化时代,各种新型面料在市场上互相竞争,的确良即聚酯纤维也没有被取代,仍然是不可忽略的竞争对手,它也成为许多的时尚设计师们广泛使用的面料。因此想要彰显自己的身份重要的不是穿什么,重要的是从自身谈吐举止中透露出来的气质。
参考资料:
《全宋诗》